柒财网 知识 如何看待科学文化,该怎样进一步加强科学文化建设?

如何看待科学文化,该怎样进一步加强科学文化建设?

科学文化被认为是科学技术发展和创新的精神土壤。在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为目标的今天,我国科学文化水平如何?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科学文化,又该怎样进一步加强科学文化建设?今天起本报推出“科学文化大家谈”系列文章,约请相关专家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为营造更好的创新环境贡献力量。

科技兴国

2018年9月,我在《科技日报》发表了《中西方科学文化的同与不同》。当时,科学文化是一个刚开始受到重视的研究领域,学者们纷纷对这一高度交叉、融合的领域产生了兴趣。而我抛出中西科学文化比较的议题,正是想提出一个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视角,让大家看到我们中国的科学文化是多么的丰富多姿。3年后的今天,尽管一些新的热点事件唤起了我们对当代科学文化的新思考,但2018年的一些思路仍是有意义的。

中西科学文化呈现不同文明底色是一个历史性的结果,是由科学文化所诞生的历史背景决定的。但我们对过去文明的理解却是不断深入的,其中既包括以开放的理念向西方学习科学文化,也包括对中华文明自身的不断深入理解,两者都是中国当代科学文化的源泉。中西科学文化呈现不同时代亮色同样是历史范畴的内涵。然而,先贤们的精神只有不断映射到新一代科技工作者身上,才能使科学的精神气质永葆生机。当下中国的科学文化呈现的区域特色,以及中西科学文化呈现不同的流行色,都是探讨目前中国科学文化的现实情况。尽管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快速提升、科学文化建设全面铺开,但我们与西方的差距以及国内各地的不平衡依然存在。

为了弥合这些差距,科学文化建设还任重道远。2019年4月,在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暨中国科协—北京大学(联合)科学文化研究院揭牌成立之时,我表达了自己的心愿:从我做起,为中国科学文化建设尽一份力。这一愿望是我多年来对中国科学文化建设的期许,得到了北京大学校领导、中国科协领导的共识与支持,当年底即批准成立了北京大学科技医史系与双方联合共建的科学文化研究院,旨在通过关注科学、技术和医学这一人类活动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提升当代人对科学、对当代社会与文化的理解。弹指间,3年时光匆匆过去,我们的几项工作已经初具眉目。

一是举办“中国科学文化论坛”,形成了科学文化领域的强力学术品牌。2019年4月,在北京大学举办了以“中国科学文化建设——新时代,新思考”为主题的首届中国科学文化论坛,关注科学文化的内涵、结构、作用等基础性问题,并围绕我国新时代科学文化建设的任务、路径与策略展开广泛而深入的讨论。2020年6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举办了以“抗疫与科学文化建设”为主题的第二届科学文化论坛,多维探讨新局势下科学文化建设的新趋势与新挑战,为决胜疫情和增强科技创新动能汇聚了智慧和力量。受疫情影响,第二届论坛采取了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全天累计吸引了超过200万观众在线收看,怀进鹏院士的报告吸引了各平台同时在线观众超过53万人,科学文化相关话题的讨论已经从学界向全社会辐射。2021年,我们筹划了“科学文化的多元阐释:总结历史 传承创新”主题论坛,但因疫情原因延期至2022年举办。目前,作为国内唯一的科学文化高端会议品牌,科学文化论坛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组织工作流程和丰富的办会经验,相信它在将来会继续为科学文化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科学文化

二是以科技史为学科基础,聚焦我国科学文化建设问题开展学术研究。这集中体现在围绕科技发展所需的科学文化环境这一核心,有计划地开展若干重点研究项目。其中,我们接受中国科学院委托,对各国基础科学案例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影响基础科学原始创新的科学文化要素,提出优化原始创新文化环境的对策建议。我们还承担了中国科协的研究任务,研究科技社团创新发展的历史经验规律,以宏观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对社团发展史上的国内外经典案例进行深度剖析,检视科技社团因社会环境转变而谋求自身改革的历史经验,以期总结当下制约社团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探索社团创新发展的现实路径。在北京大学校友李革赵宁基金会的支持下,我们启动了“北大理科与中国现当代科技发展”研究,将北京大学理科史研究置于近代中国独特历史脉络之下,探索科学发展的历史规律与演进趋势。依托中国科协调研平台,我们还开展了面向二〇三五的创新文化与创新生态研究、中国科技伦理基本原则研究、学术民主问题研究等重要课题。通过这些研究,为当下弘扬科学精神、建设科学文化奠定学理基础。

三是初步建立起一支有实力的教研队伍和一套完整的教学培养体系,提升教研水平。北京大学对标欧美一流大学科学史系,引进了多名国内外优秀青年教研人员,人才梯队建设日趋完善;招收两届博、硕士研究生共14名;2021—2022学年已开设研究生专业课程12门;5门全英文研究生课程按照国际同专业教学模式授课。此外,我们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当代科技与社会博士生论坛”,设立并评审了首次论坛奖项,这项工作将会持续下去。我们开设的《当代科技史》本科生通选课程,引导学生从历史、文化的视角探讨当代前沿科技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启发学生对科学精神、科学本身的价值及其人文价值的深入思考。从两个学年教学反馈情况来看,效果比较显著,选课人数和旁听人数都成倍增长。这表明本科生对科技史知识的需求很大,我们为消弭学科壁垒、促进文理交融做出的努力初见成效。

四是广泛开展国内外合作,打造科学史界的交流合作网络。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建系伊始,即牵头组织全国28个科技史学科点,成立了“全国高校科技史学科点联席会”并举办首届联席会议。2020年8月和2021年7月,分别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和广西民族大学举行了第二、三届联席会议。联席会的成立,为解决全国科技史教学、协作、学科建设等各类问题提供了有效平台,推动了科技史学科的进一步发展。3年来,我们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国外6所高校和德国马普科学史研究所等7家机构合作,成功申报了欧盟科研项目,与美国亨廷顿科学史图书馆初步建立了合作意向。我们邀请了多位来自英、美、德等国家的世界著名科技史家进行讲座,并受国际科技史学会科技与外交分会委托筹划了“20世纪中国科技外交历史国际研讨会”,于2022年3月19—20日在北京大学线上线下同步举行。

以上经验表明,3年来我们开展科学文化建设的成绩是显见的,社会对科学文化的需求是实实在在的。这个领域的繁荣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需要更多专家、学者乃至社会各界为科学文化建设尽一份力。本次《科技日报》以科学文化为主题策划刊发系列文章,正是着力打造一个汇聚多元思想的平台,让更多人能为科学文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科学文化涉及多个层面和维度,有很多值得讨论的问题。例如:科技自立自强需要什么样的创新生态环境、如何把伦理观念融入科学发展的血脉、如何使科学文化成为社会底色、中国古人拥有怎样的科学文化、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创新文化等。希望本系列文章可以呈现出一幅立体、生动的科学文化图景。通过不同专业背景、研究思路和学术观点的汇聚和碰撞,相信大家会对科学文化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为科技自立自强厚植科学文化的沃土。

郑重声明:柒财网发布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价值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柒财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及原创性等;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风险自担。https://www.cz929.com/1728.html
广告位

作者: 小柒

高通推出支持Wi-Fi7网络第三代高通专业联网平台产品组合

5G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助力千行百业加快转型升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客服QQ27831631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278316318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