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登中心数据显示,2024 年第四季度个贷不良资产交易规模高达348.8亿元。
与往年相比,这一数字暴增 219.2%。更令人瞩目的是,成交折扣率已跌至 0.86 折。
这背后,是一场规模高达 1.2 万亿的市场争夺战。
市场参与者们发现,传统的人力催收模式已显疲态。
处置周期动辄,180 – 360天,成本占比高达40%以上。
在这个节点上,山哩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原山哩商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山哩数科)的转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文中提及人物均为化名,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科技与资本的交叉口
就在上个月,董事长邓国生在更名发布会上提出了一个极具野心的计划:要把 E 法通 SaaS 平台打造成 “矛盾化解的 DeepSeek”。
这一表态背后,是对行业痛点的精准把握。
当前个贷不良处置行业面临三大挑战:人力成本居高不下、处置效率低下、合规风险难控。通过 AI 和大数据重构业务流程,成为破局的关键。
数据显示,采用数字化平台后,处置周期可压缩至 90 天,成本降低 50%。这意味着巨大的效率提升空间。
但转型之路并非坦途。2024 年,监管层密集出台政策,对合规性提出更严格要求。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个贷不良处置合规指引》明确规定:“不得暴力催收,不得泄露隐私。” 这让传统的灰色地带彻底失去生存空间。
在笔者看来,山哩数科押注科技的背后,是对行业洗牌期的精准判断。
谁能用数据打破信息不对称,谁就能在这块万亿蛋糕中占据主动,这是一场关乎生死的竞速。
暗礁丛生:产业链的三重困局
纵观整个产业链,结构性矛盾在 2025 年已经充分暴露。
上游方面,银行与非银机构牢牢把控着核心资产资源。
国有大行与头部消费金融公司占据 80% 的资产供给。
但资产包质量问题突出:以某城商行 2025 年转让的资产包为例,未起诉债权占 92%,债务人失联率超 60%。
这导致中游 AMC 公司不得不承担巨额尽调成本。
更糟的是,定价权完全掌握在出让方手中。
中游环节,全国性 AMC 凭借牌照优势垄断一级市场。
地方 AMC 和民营机构则陷入恶性循环:高价抢包-低效处置-资金链紧张-被迫加价接新包。
数据显示,地方AMC平均净利润率已从 2018 年的 15% 跌至 3.8%。
下游的处境更为艰难。
2024 年,全国吊销催收牌照企业达 1200 家。
传统催收公司因合规风险大规模退出。
虽然律所和调解机构承接了部分业务,但效率低下:平均诉讼周期 18 个月,执行率不足 30%。
而“数据孤岛” 问题严重影响资产定价,银行不愿共享债务人完整信用记录,AMC 缺乏动态还款能力评估模型,这种信息不对称最终导致 “劣币驱逐良币”。
科技的 “柔性革命”:一盘精妙的棋局
面对行业困局,山哩数科的应对之策颇具匠心。
首先是技术降维打击。
E 法通平台整合了三大核心模块:智能评估(5 分钟完成万级数据分析)、AI 分案(匹配最优处置策略)、区块链存证(确保合规溯源)。这套系统将单资产处置成本从 1200 元降至 400 元。效率的提升直接重构了 AMC 的盈利模型。
某地方 AMC 在采用该平台后,年处置规模从 50 亿增至 130 亿,人力成本却削减 70%。这足以证明技术的威力。
其次是生态重构。
通过与 2 万家律所、地方 AMC 建立战略联盟,山哩打造了标准化的服务网络。这种 S2B2C 模式巧妙整合了零散资源,在产业链中游筑起 “数字护城河”。
最具创新性的是将债务化解从 “对抗” 转向 “协商”。
系统通过分析债务人收入波动、家庭结构等 20个维度,为每个案件生成个性化还款方案。比如对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业主,会推荐 “本金延期 + 利息减免” 方案。
更妙的是使用智能外呼机器人进行情感化沟通。
这种 “柔性处置” 将协商成功率提升至 58%(行业平均仅 22%)。
这正呼应了监管层在《金融稳定法(2025)》中倡导的 “多元化解” 理念。
科技 AMC 的生死抉择
山哩数科的转型之路,折射出民营 AMC 的生存困境与突围之道。
从商业角度看,科技投入已初见成效。
2024 年管理的个贷不良规模达 130 亿,年复合增长率超 300%。
更深层的困境在于行业生态。
尽管平台提升了处置效率,但价值分配仍不均衡:上游银行仍以 0.86 折甩卖不良包,下游律所要分走 15% – 45% 的处置佣金。科技赋能的红利被上下游瓜分。
这种 “赋能者反被捆绑” 的困境,道出了科技 AMC 的深层悖论:技术可以优化流程,却难以颠覆权力结构。
但笔者认为,山哩数科的价值不在于短期能分到多大的蛋糕,而在于为行业提供了新范式。
当传统玩家还在为 0.5 折资产包厮杀时,它已用数据资产构筑起下一个时代的竞争壁垒。
这是一场关于未来的赌注。
赌对了,将重构整个行业的游戏规则;赌错了,可能会被市场无情淘汰。
无论结果如何,这种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的尝试,都值得业界深思。
在万亿级市场的争夺中,也许只有像山哩这样敢于创新的企业,才能在变局中抓住机遇。
这不仅是一家企业的转型,更是整个行业走向成熟的缩影。
参考资料:
【1】2024-10-25,2024年全国前5强个贷处置机构 如何掘金个贷不良万亿市场?,来源:新浪财经
【2】2025-01-10,民营AMC突现“军备竞赛”:东岸与山哩双雄逐鹿,谁能突出重围?,来源:网易订阅
【3】2024-11-14,山哩密会融创,开启不良资产“饿了么”时代?,来源:网易订阅
【4】2025-01-26,限时免费!2025不良资产机会前瞻:个贷不良/重整重组/地产不良/新能源并购,来源:搜狐
【5】2025-01-03,原创首发 2024年个贷不良批转市场报告及2025年展望,来源:新浪财经